当清晨的阳光洒向福州连江定海湾的绿鳍马面鲀育苗基地,当“安远1号”满载鱼儿饵料启航,当东洛岛附近唱响“海洋牧歌”,福建这片蓝色国土上正涌动着无限生机——这,亦是福建国资公司权属恒一集团海洋经济的未来。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镜头,俯瞰连江县海域、走近宁德霞浦县,一起来听一听,从“一条鱼”到“一条链”的产业变革生动故事。
育种破壁,激活产业发展“芯”动力
八月,连江定海湾海风正劲。湛蓝海水环抱之中,恒一集团所属恒一海科公司绿鳍马面鲀育苗基地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育苗池管道优化改造,为培育新一批绿鳍马面鲀鱼苗做准备。前段时间,北方育苗基地刚喜迎丰收,联合培育苗种质量优良。
恒一海科公司牢牢把握种子里的“国之大者”,着力深化鲁闽渔业合作,积极探索“绿鳍马面鲀南北接力”育苗模式,为集团全产业链运营绿鳍马面鲀提供坚实的种苗保障。今年上半年,自主及合作育苗共计一千万尾,其中,自主育苗总数较去年增长超200%,实现了跨越性增长。
挺进深蓝,绘就耕海牧渔新图景
立秋刚过,暑热未退,东洛岛附近海域阳光明媚,偶尔吹来的海风带来一丝凉爽。海天一色之间,恒一集团所属海上牧场公司建设的海洋牧场综合体雏形初显,一口口深水重力式网箱,在碧波粼粼中整齐排列。相较传统鱼排,海上牧场公司深水重力式网箱采用抗台风设计,配套实时监测系统,解决了渔业养殖“靠天吃饭”的问题。
“安远1号”满载鱼儿饵料航行于海洋牧场网箱之间,养殖工人老吴将饵料洒向水面,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原本平静的网箱浪涌鳞跃、水花四溅,瞬间“沸腾”。
“这鱼娇气,一点马虎不得。今天鱼的状态活力满满!”老吴口中的“鱼”就是“东洛一号”绿鳍马面鲀。
“我是土生土长的东洛岛人,打小就跟着父辈跟海打交道”。如今,老吴负责海上牧场公司“东洛一号”绿鳍马面鲀的养殖。海上养鱼是一项风吹日晒的辛苦活。老吴抹了一下下巴的汗水,说:“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每次看着网箱里的绿鳍马面鲀胖乎乎、油光水滑的,看着它们逐渐长大,最终变成百姓餐桌上的鲜货,心里就感到踏实与满足”。老吴只是海上牧场公司一线员工的日常缩影守护“蓝色粮仓”他们既是见证者又是建设者。
截至今年6月,海洋牧场已建成785口各类网箱,累计投放“东洛一号”绿鳍马面鲀鱼苗116万尾、“东洛一号”深海野游大黄鱼9万尾;今年6月以来,首批80万尾“东洛一号”绿鳍马面鲀喜迎丰收,单尾重量达100至150克,有效填补休渔期海产品种类不足的空缺,充实百姓“菜篮子”。目前,恒一集团正以更广阔的视野“挺进深蓝”,积极探索深海养殖、特色休闲、文旅研学等多业态有效融合,延长产业链条,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综合体。
拓市挖潜,打造闽海鲜品新名片
一条条绿鳍马面鲀,如何突破距离限制,从闽海游向全国餐桌?如今,恒一集团依托所属恒一海科公司连江县绿鳍马面鲀加工基地和所属海丝渔业公司宁德霞浦海产品加工生产基地,逐步提升绿鳍马面鲀加工能力,目前两个加工基地日加工能力可达16000斤。同时,正着力构建覆盖绿鳍马面鲀鱼皮、鱼肝等高附加值产品的产业新生态,一条绿鳍马面鲀的价值得以充分释放。
“食力”出圈。位于霞浦县的恒一海科公司绿鳍马面鲀养殖基地现在正在直播,朱光玉火锅馆“海浪与风 踏浪而来”向海争鲜上新直播间来到基地进行溯源直播,线上热度更是荣登全国美食团购榜第一。火热销售背后,是绿鳍马面鲀从深海到餐桌的价值闭环,也道出延长产业链、发展精深加工对于渔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恒一集团绿鳍马面鲀产品正成为闽海鲜品“新名片”。目前集团绿鳍马面鲀活鱼市场覆盖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冰鲜市场辐射江浙沪,绿鳍马面鲀冻品通过川渝火锅产业链,渗透至全国20多个省份。